2023年12月27日,董俊教授课题组在期刊《Optics Communications》上发表了题为“Investigation of mortality rate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irradiated with nanosecond passively Q-switched microchip laser”的文章。该文章由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也、2021级硕士研究生熊笑天和2020级博士研究生缪宇杰在董俊教授的指导下完成。
激光以其无污染、高能量和高光束质量的优点,近年来被应用于农业中的杂草和害虫防治。据报道,连续波激光器能通过产生高热量来损伤昆虫外骨骼和内部组织,但其耗能高,耗时长,效率低。单脉冲激光能有效杀死害虫,但需要高达兆瓦级的峰值功率,对设备要求苛刻。在实际应用中,害虫防控装置还受到激光系统体积和重量的限制。激光二极管泵浦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,具有高峰值功率和短脉宽的特点,其结构紧凑坚固,可以满足各种实际应用,是开发激光害虫防控系统的理想光源,研究其激光脉冲特性对害虫防控的影响有重大意义。
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Yb:YAG/Cr4+:YAG复合晶体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的给药系统,实现了对输出激光光束直径、辐照时间、脉冲宽度、峰值功率和重复频率等参数的调控。通过使黑腹果蝇达到90%死亡率的致死剂量(LD90)对输出激光各参数的致死效应进行了评估。实验显示,当光束直径小于黑腹果蝇尺寸时,LD90随光束直径的增大而减小,光束直径达到果蝇尺寸后,LD90随光束直径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,但总耗能增大。脉宽缩短二分之一,LD90减少了约6.5%。当峰值功率从6.9 kW到27.5kW增大四倍时,致死剂量降低约三分之一。重复频率小于10 kHz时,LD90随重频的增加而急剧减少,重频达到10 kHz后,LD90随重频进一步增加在12.7 kHz附近趋于稳定,但所需辐照时间减小。基于纳秒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,害虫防控所需的致死剂量远低于连续波激光,与单脉冲激光器相当。
研究表明,选择具有适配害虫尺寸的光束直径、短脉宽、高峰值功率和高重频的激光光源,更有利于害虫防控。该研究成果指导了害虫防控激光器的设计,验证了近红外纳秒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在害虫防治中的巨大潜力。
图1. 基于Yb:YAG/Cr4+:YAG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对黑腹果蝇死亡率影响的给药装置示意图。OC是输出耦合镜。插图是激光照射下的黑腹果蝇示意图
图2. 腔长分别为1.7 mm和3.7 mm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的平均输出功率。插图为M2因子小于1.1的激光光斑图
图3. 腔长分别为1.7 mm和3.7 mm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的: (a)脉冲能量、(b)脉冲宽度、(c)峰值功率和(d)重复频率
图4. 不同光束直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照射下黑腹果蝇死亡率的变化。插图为不同光束直径的激光照射下黑腹果蝇达到90%致死率所需的能量剂量
图5. 脉冲宽度为0.85 ns和1.5 ns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照射下黑腹果蝇死亡率的变化。插图为两种脉冲的波形图
图6. 不同峰值功率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照射下黑腹果蝇死亡率的变化。插图为不同峰值功率的激光照射下黑腹果蝇达到90%致死率所需的能量剂量
图7. 不同重复频率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照射下黑腹果蝇死亡率的变化。插图为不同重复频率的激光照射下黑腹果蝇达到90%致死率所需的能量剂量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optcom.2023.130239